后室是供主人乘坐的主輿
二號車被稱為“安車”

兩輛車都按秦代真人車馬
1/2的份額制成
是我國到現在出土的
體形最大的青銅車馬
八匹銅馬+兩個銅御手+兩乘銅車
以及配飾的金銀飾品
這組銅車馬有7000多個零部件
總分量達2302千克

其間金銀配件的分量
就超越14千克
不愧是“收藏款”國寶
工藝雜亂
秦陵銅車馬結構雜亂
細節體現明晰 、鑲嵌、車頂選用一次性鑄造技能
最薄處約2毫米
工藝之精深令人咋舌
通體彩繪
因為被年月腐蝕
這組銅車馬看起來“舊舊的”
其實它們本是彩繪款


△秦陵二號銅車馬車廂紋飾
全體以白色為基調
施以紅、閉之則溫”
冬暖夏涼
可謂世界上最早的“空調車”
2000多年前的銅車馬 ?
現代漢語的“造詞機”!焊接
子母扣銜接、左、右各開一扇窗

△秦陵二號銅車馬車窗開合示意圖
歷經兩千多年
這些車窗仍然能夠絲滑開合
窗上帶有好像紗網的鏤孔
“開之則涼、系駕聯系最完好的青銅車馬
是考古所見的最大的組合型青銅器
被譽為“青銅之冠”
↓↓↓
體形最大

△秦陵一號銅車馬
一號車車前駕四匹銅馬
車輿平面呈橫長方形
車輢較低
【車輢(yǐ) :車箱兩旁人能夠依靠的扶手】
四面敞露
車輿內豎立著一個高杠銅傘
傘下一御官俑呈站立姿勢
因而一號車被稱為“立車”
車上配有銅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