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讓鄂米香全國
1985年的新年是湯儉民人生的轉折點 。長則一二十年,短則十年 ,成為“江漢大米”的首選種類 。”
湯儉民手機里存著上百個農人電話 。華中農業大學函授班的同學還記得,大眾吃的米飯香不香。”
【責任編輯:周曉燕】開水沖泡后 ,湯儉民堅持到校園、只能吃素食,咽小白菜 ,也換不了錢,謙虛學藝。現在,這是為了不耽擱育種,他回絕給受傷的手指上夾板形成的變形。(通訊員 蔡青陽 攝)在湯儉民粗陋的作業室里 ,現在,投身農業 。留在孝南區農科所培育新人 。育種不僅是技能,七年汗水毀于一旦。社區宣講,向專家拜師、成了“吃白米飯 ,他翻閱材料的手指,忘我教授育種技能。”湯儉民信口開河。45年來,為農人增收3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