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部隊和大眾
“狼牙山五壯士”
馬寶玉、啃樹皮
率部堅持戰役
直至戰死
依然堅持射擊姿態
指揮部隊搬運時
左權不幸獻身
7年后
其母親才知道兒子已為國捐軀
“母親:日寇不只要亡我之國
并要滅我之種 ,胡秀芝、新華社發
穿越前史煙云
那段短兵相接
救亡圖存的不平年月
依然震撼人心
整體中華兒女
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
奮起反抗14載
取得了近代以來
抗擊外敵侵略的
第一次徹底成功
這背面
是我國公民
付出了3500多萬軍民傷亡的
巨大民族獻身
……
那一個個永存的姓名那一段段血與火的故事咱們永久不會忘掉
油畫《狼牙山五壯士》。”
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19團第4連
連部通信員
在前方入黨請求書中寫道
為保護戰友和大眾搬運
4連官兵短兵相接
接連打退日偽軍屢次進攻
子彈打完了
就用刺刀捅、壯烈殉國
獻身時
年紀最大的冷云23歲
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
抗聯中學學生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聽講解員敘述八女投江的故事 。李鳳善、石不爛
絕不半點改動”
受盡折磨的趙一曼
臨刑前高唱
“民眾的旗,新華社記者 張加揚 攝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