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處處江豚灣。江豚的種群強大,是長江“十年禁漁”期中考的完美答卷。
7月29日,湖北日報記者來到長江江豚的第一個遷地維護區——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天然維護區。該維護區坐落長江中游、九曲回腸的荊江段。1972年,長江天然裁彎取直構成的天鵝洲故道,成為江豚休息的江灣寶地。
湖北文旅集團在天鵝洲故道打造了“長江江豚苑”,并設有一處對外開放的江豚網箱游覽區,能讓游客近亞洲日韓港臺在線綜合距離賞識江豚的美麗身姿。
記者踩著浮橋來到江豚網箱旁,雖然烈日當空,但江豚的“頭頂”卻很涼快——黑色遮陽棚下噴著降溫水霧,3頭江豚在網箱中嬉戲,皮膚光澤透亮。其間,江豚“天天”現已超越20歲了。
“長江江豚苑”養殖員丁澤良,2008年至今一向從事江豚救助和養殖作業。他說,近年來,維護區向亞洲日韓港臺在線綜合長江野化放歸了多頭江豚,天鵝洲故道內仍休息著約70頭江豚,種群數量穩定增長。
在湖北省天鵝洲故道“長江江豚苑”,除江豚繁育等主體功用外,還打造了國際小型鯨類遷地維護演示基地科教中心,長江水國際、觀豚樓、瀕危森林等項目也正在建設中,將江豚維護與科普文旅有機結合。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子軼 劉天縱 實習生 陸穎 李紫慶)
【責任編輯:肖夢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