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逝去的生命
更是一個民族在絕地中從未平息的莊嚴


這本相冊
不只是收藏于檔案館里的文物
更是刻在民族骨肉里的回憶
在電影鏡頭中 ,可謂鐵證。

△相冊中的部分相片
南京市暫時參議會
將相冊和呈文轉交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
成為審判戰犯谷壽夫的“京字第一號依據”
(注釋 :被編號為南京大殘殺案“京字第一號依據”,羅瑾來到福建大田縣 ,在當地開了一家“上海照相館”。)

△記載侵華日軍第二碇泊場常態運作狀況的相片系初次曝光。)
這本“血證”相冊
由華東照相館的學徒羅瑾制作而成
為何相冊由羅瑾制作而成
卻由吳旋將其公之于眾?

這背面的實在前史
有八年的接力看護、
03
新證曝光!
1946年
在面臨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
關于南京大殘殺案的詳細詢問時
罪過滔天的主犯谷壽夫公開狡賴:
“在南京只要一個星期,苦苦等候
有兩位愛國青年的拳拳愛國之情
……
遠比電影愈加嚴酷
1937年12月13日
侵華日軍粗野侵入南京
制作了慘無人道的南京大殘殺慘案
1938年1月
羅瑾為了養家糊口,視頻來歷 :荔枝新聞(拍照于1995年)
在相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