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榜首縷陽光照亮天山博格達峰
山腳下
烏魯木齊被躍動的身影“喚醒”
31日,自7月以來,大巴扎步行街日均招待游客約20萬人次。“烏馬”雖有難度
但身著不同民族服飾的觀眾讓她形象尤為深入
也給了她源源動力
正如她所說
烏魯木齊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各族志愿者揮手引導、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絲路古道駝隊已遠
奔馳腳步正疾
這座西部名城
正以愈加堅實的腳步跨向未來
奔向各族人民一起的愿望
記者 :孫哲、新華社記者 辛悅衛 攝
容納多元的城市面貌
招引了加拿大、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當運動與城市相遇
跑者通過八樓、肯尼亞人杰普科斯蓋屢次在我國參賽
她表明,人文薈萃
早在2000多年前的絲綢之路上
烏魯木齊就是“咽喉之地”
銜接天山南北及東西方互動溝通
歐美青青草視頻="https://www.news.cn/sports/20250831/5e1462bd9f8844679e87b5a9551a49ee/202508315e1462bd9f8844679e87b5a9551a49ee_3a89f006ec8d4ed28c4114666311e3f6.JPG" class="aligncenter">
舊日邊城
如今是方圓1500公里最大的城市
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中心城市
烏魯木齊仍是一座溫暖的城市
在跑者部隊中有10余名輪椅跑者
新疆肢殘人協會主席涂曉東說
城市人性化的運動設備
極大快捷了殘疾人的運動日子
這次他們組團報名參賽
近年來,烏魯木齊馬拉松開跑
競賽初次選用“全市區道路”
深度串聯城區
國內外1.4萬名跑者齊聚邊城
迎著初秋和風
奔馳在寬廣整齊的賽道上
天山北麓暢通無阻、無人機相片)。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本年 新疆游覽熱度節節攀升
招引八方游客
上半年烏魯木齊
累計招待游客5057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