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要素 、新華社記者 陳為 攝
全自動出產線上
軋機轟鳴、英豪輩出
新我國榜首根無縫鋼管在鞍鋼誕生,趙健彤、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在這兒
你能看到紅山女神的千年淺笑
領會萬里長城的高聳英姿
仰視沈陽故宮的莊重規制
品讀“關外三陵”的年月滄桑
游客在國際文明遺產地九門口水上長城景區旅游。機械臂揮舞
機器人閃爍著燈火絡繹其間
涌動著新質出產力的洶涌動能
改造后的老廠房里
游人如織、(受訪單位供圖)
得益于數字賦能
今日的遼寧正勃發重生:
傳統制作業觸網騰飛
數字設備拔地而起
智能工廠次序花開
未來工業鋒芒畢露
一筆筆書寫著“智能制作”的新故事
2025年上半年
遼寧全省高技能制作業增加值
同比增加9.2%
到6月底
累計培養國家級
專精特新“小偉人”企業362家
占全國的2.5%
國家級制作業單項冠軍企業達38戶
8家企業當選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
64個場景當選“國家級智能制作優異場景”
……
一組組數據
見證著老工業基地的破繭重生
3
陸與海 :
紐帶節點上的敞開胸襟
廣袤的遼沈大地上
渤海灣的陣陣濤聲里
藏著遼寧的敞開暗碼
大連星海灣大橋